首页 > 深度评论 > >正文

全球新动态:济南最大夜市搬迁前夜:坚守六年,不说再见!

来源:齐鲁晚报2023-06-16 11:14:23

一座城市的“烟火气”,大都藏在了夜市里。

在灯火璀璨之中,锅铲与铁板的撞击声、商贩的吆喝声以及顾客的欢声笑语,汇聚成夜市最美的旋律。

作为济南最大的夜市,环联夜市在“搬家”前夜仍然热闹非凡,摊主们纷纷拍照留念,纪念济南“烟火气”的又一次“变迁”。


(资料图片)

“搬家”前夜拍照留念

由于新老夜市之间相隔仅800米,两者可谓是“无缝衔接”。

6月15日下午,在环联夜市“搬家”的前一天,商贩们再次上演“集体出摊”的壮观景象,或许这就是他们向“过去”告别的“仪式”。

当天下午6点左右,环联夜市的摊贩们已经摆好摊迎接当天第一波顾客的到来,部分摊位前已排起了等候的长队。 “听说环联夜市马上就要‘搬家’了,就想着过来逛逛,也算是纪念一下吧。”现场一名顾客说。

“每天下午5点左右就出摊!”作为联夜市“元老级”商户,肖建亮已经把摆摊刻在了骨子里,即便是“老夜市”营业的最后一天,他与妻子仍然坚持出摊。

肖建亮今年53岁,老家在河南信阳,他凭借烤脑花的手艺在环联夜市站稳了脚跟,很多顾客都成为他的“回头客”,“食材都是用最新鲜的。”

据了解 ,环联夜市于2017年5月开业,面积7万余平方米,拥有上千个摊位,单日最大客流量甚至超过10万人。这里不仅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美食,还有套圈、打气球、旋转木马等娱乐项目,是济南的网红打卡地之一,甚至有大学生在“济南一日游”挑战中将其列为必选目的地。

环联夜市开业六年来,除了春节假期以及疫情防控等特殊情况,不管刮风下雨,肖建亮与妻子几乎天天出摊。如今,位于历城区祝舜路1469号的环联夜市“老夜市 ”将成为历史,肖建亮与妻子特意在他们的摊位前拍照留念。

从路边摊变成固定摊位

麻辣烫、锅包肉、烤生蚝、涮牛肚……在环联夜市美食区,绚烂的烟火气逐渐升腾,食客们尽情品尝着全国各地的特色美食,商贩们忙得不亦乐乎。

当晚,鱿鱼摊主汤海波在自己摊位前进行了一场特殊的现场直播,直播内容是其制作烤鱿鱼以及售卖的场景。虽然汤海波没有与网友互动,但是直播间仍然吸引了不少网友,他们在网上为环联夜市的“老夜市”道别。

“大润发对面有个大树,我整天守着树干卖烤鱿鱼。”早在2006年,汤海波就在洪楼夜市摆摊做生意,他说,由于洪楼夜市并不“正规”,其经营的路边摊经常遇到逃单的情况,而他本着“和气生财”的原则只能“吃哑巴亏”。

据了解,环联夜市开业前几年,商户并不需要缴纳租金。即便有这样的优惠措施,汤海波仍有顾虑,“老顾客不知道我们去哪了,新环境又太偏了,刚开始确实对客流量很担心。”

让汤海波意外的是,他从洪楼夜市搬到环联夜市的第一天,生意就不错,“两箱鱿鱼,全卖完了。”同时,汤海波还在环联夜市见到了老顾客。这一刻,汤海波下定决心在这里“安家”。

搬到环联夜市以后,汤海波办理了营业执照、健康证等证件,而且监管部门也会来抽查,从而保障食品干净卫生。“以前属于个人蒙头干,现在是正规团队。”汤海波说,“平均一晚上可以卖3000多串,最好的时候一晚能卖15000元左右。”

一辆小推车撑起一个家

得知环联夜市“搬家”的消息以后,肖建亮提前到新址进行了“探班”。“新夜市的环境好多了,每个摊位都有水和电。”肖建亮说,之前他们摊位上的灯光都是用自备的电瓶供电,通常情况下一块电瓶能用五六个小时,为了正常营业他们不得不带多块电瓶。

环联夜市运营部负责人谢伟介绍,搬迁后的环联夜市共有2000个摊位、1500个停车位,设有餐饮小吃区、娱乐区、百货区、花鸟鱼虫宠物区、服装区、火车主题街区、休闲广场喷泉灯光秀等十余种业态,地面、造型、展示度、新业态等方面也进行了全新升级。

对于夜市摊贩来说,小推车就是“吃饭的家伙”,它不仅存放着各种食材、商品,还承载着商贩们的家庭重担。“新夜市的摊位是固定的,以后就不用来回拉小推车了,布局的话跟现在差不多。”肖建亮说,那辆小推车已经陪伴了他六年的时间,如今说“再见”内心感到非常不舍。

“之前在洪楼夜市摆摊的时候,一天最多卖两三百,现在每天(毛利)得有两三千块钱。”肖建亮说,节假日客流量比较大,收入也更高一些,然而摆摊并非易事,“基本上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,周六忙的时候最多只睡三个小时。”

即便是摆摊累得腰酸背痛,肖建亮与妻子也咬牙坚持着。“我们有两个男孩,大的今年26岁,在郑州的地铁公司上班;小的今年19岁,正在浙江科技大学上大一。”肖建亮说,他们供出了两个大学生,希望他们有一个好的前程。

“烟火气”点亮夜经济

“鸡汤免费续。”顺着吆喝声,只见一位系着围裙,头戴蓝色头套的厨师,动作娴熟地翻动着锅里的菜,这便是老锅鸡汤的老板孙希标。“我2017年就在环联夜市了,当时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才决定来这里摆摊。”孙希标称,当时刚买了人生中的第一套房,还房贷让一家人都压力很大。

除了美食区以外,环联夜市的娱乐区也非常抢眼,打气球、套圈等摊位前吸引了不少游客。

“一般一天挣五六百块钱,反正比打工挣得多。”商户龚女士说,环联夜市“烟火气”十足,食客们在品尝特色美食的同时,也带火了济南的夜经济。

出生于1999年的巩先生在大学毕业后就选择到环联夜市摆摊,他认为摆摊更自由、更接地气,“刚开始,家里人也不同意,挣了钱以后就慢慢接受了。”

6月16日,环联夜市将从原址迁至西周村(祝舜路555号)继续“重新开业”,新老夜市之间相距仅有800米。届时,“环联夜市”将正式更名为“环联1904火车夜市”。

“我闺女在长清大学城上学,我们就特意在环联夜市租了一个摊位。”6月14日下午,在新夜市美食区,一对来自聊城的夫妻正在查看他们摊位,“我们之前就在聊城摆摊,现在到济南摆摊就可以陪着孩子了。”

“让高端的业态更加平民化,让夜市更具有烟火气,打造成行业内的标杆。”谢伟称,他们打算将新夜市打造成为一个有内容、有文化、有主题的高端夜市,从而点亮夜经济。

“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的经验,总结提升管理方式,发展出高水平、可持续、多元化的夜市。”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在接受采访时说,济南市有必要发展好夜市这张城市名片。

相关新闻:

揭秘环联夜市的“网红密码”

为推动夜间经济的提质升级,满足市民、游客夜间休闲的消费需求,济南市先后出台了《关于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》《夜间经济聚集区建设与管理规范》《关于推动济南夜间经济提质升级 打造“夜泉城”2.0版的若干措施》等多项推动夜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。济南市先后获评“中国夜间经济十佳城市”“中国十大夜经济影响力城市”等殊荣。

在2017年刚开业的时候,环联夜市仅有200户摊贩入驻,后来则增加至1500余户。那么,环联夜市是如何从“不被看好”变成“网红打卡地”的呢?

“那时候这里还叫祝甸村,没地铁、没公交,四不通八不达,压力非常大。”谢伟说,他们通过媒体、抖音、小红书、公众号等资源让环联夜市“活”了起来。

“所有东西都是明码标价,商户之间绝不允许打价格战。”谢伟说,他们在前期调研中发现,许多夜市经营不下去是因为存在宰客的行为,商户和商户之间会打价格战,恶性循环导致经营不下去。

同时,环联夜市每年在安保上要花费300万元,整个夜市配备了360个垃圾桶,每一个摊位后面都有工作人员收拾卫生,确保顾客的就餐环境干净舒适。

值班主任:田艳敏

责任编辑:田艳敏

标签:

下一篇: 最后一页
上一篇: 全球快消息!sopcast频道地址2015(sopcast频道地址)